|
在DOTA职业化与网络直播质量及技术愈发成熟的今天,DOTA这个词在玩家眼中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诞生于每一位DOTA玩家,同时又影响着每一位DOTA玩家。而在整个DOTA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分歧也让DOTA这款游戏变得格外的迷人:不同的粉丝团体,不同的英雄喜好,不同的版本认知,不同的打法习惯,让每一位DOTA玩家都处在一场战争当中,这场战争无关得失,却很好的印证了一句话:与人斗,其乐无穷。
假如我们抛开游戏,去谈游戏外的战争。此时对战的双方不仅仅只是天辉夜魇双方,所有的玩家都有可能自成一派,努力阐述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比如在我们观看比赛的时候,观众就天辉方C位装备的选择产生分歧。有部分人认为林肯比BKB要好,还有部分人认为BKB比林肯要好,起先还能其乐融融的讨论(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先其乐融融的讨论过),而在之后有好战者挑起事端,随后便成为一场骂架,认为该出BKB的阐述出BKB的好处,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而认为出林肯更好的,更是从夜魇英雄特性及队伍团战打法考虑,考虑全面,无懈可击;还有小部分人趁机搅水,乐在其中。此时即便是被讨论的选手最终选择了其中一件,观众们的争论也仍然不会停止,更有可能在之后会引发大规模的骂战。
而我想说的是,在升级为骂战之前,这关乎林肯和BKB的战争,正是促进DOTA文化发展以及玩家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认为该出林肯的那部分玩家,在自己玩的时候,对面出现了与当时夜魇方类似的阵容,他们也面临着BKB与林肯的选择,此时在大脑的意识深处有个声音,让他们回忆起那局游戏的细节,斟酌在三后,选择了他们反对的BKB;而认为该出BKB的玩家,遇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也更好的认识到林肯这个道具的优劣。
在此我们不去讨论林肯与BKB孰优孰劣,也不去过分关注一局比赛或者一局游戏的输赢,当我们去认真思考其他玩家的意见后,对于我们DOTA的水平以及我们的游戏体验都有着极大的提升。在这场关于林肯与BKB的战争过后,我们可以俏皮的轻叹一声:哇,这真是学到了。
这些战争充满每一项玩家参与的与DOTA有关的活动,在我们研读中国古代史的时候,不难发现每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都有着极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些经验让将军能获得胜利,获得的胜利让国家和平发展,而发展,则让文化的传播飞速提升。
关于林肯,想必大部分DOTA玩家看到“志雷法球”或者“林肯剑客”都会会心一笑。
DOTA几乎是各种段子,各种梗最多的电竞游戏,关于装备的,关于英雄的,关于选手的。发觉和使用这些梗,也是玩家们的乐趣之一。这些梗和段子中,有纯粹是娱乐的,有恶意抹黑选手的,有借机调侃的,花样百出,套路繁多。
但是,梗和段子往往容易被人误解,这是游戏之外战争的多发地,而参与对战人员,则规模庞大,那就是选手的粉丝团体。
当我们深深喜爱一件事物的时候,会不自知的让自己失去理智,特别是在没有责任可言的键盘前,理智可降低为零。但是,谁对谁错,究竟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在所有DOTA的战争中,关乎粉丝团体的战争永远是高压线。战争规模大,战况激烈,战后残局凄惨。是的,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每天上的论坛、直播网站、APP中充斥着自己的标签,满是一群匿名的人对自己喜爱选手的抹黑和谩骂。我们都对这种现象无能为力,但也决不能在键盘前以暴制暴,可当我们从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看,每一款游戏,都需要不喜欢它的玩家,这样游戏才能成长;每一个选手也一定会有讨厌他的玩家,这样选手才能更好地认识他的不足,提升自己。我们理解和包容那些反对的声音,但是杜绝谩骂的声音;我们欢迎战争双方严阵以待,打完吹逼喝酒,但是杜绝无理无据张口就喷。这个游戏需要声音,需要很多很多的声音,无论你是支持还是反对,无论你是喜欢BKB还是林肯,堂堂正正,拔出剑来我们来战。
而这,也许正是DOTA的魅力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