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电子竞技从选手到现在已经7年了,但是没想到突然有一些冲动去写一些东西。说是给Zax的,可能更是因为Zax最近的一些行动触发了心里最深的一些东西,也是真的想给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留下一些记录吧。
首先,电竞不会死的,将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身体最重要,细水长流方是王道……=。=!
关于StarsWar,在比赛开始前2周,我就和Zax说过,“SW很不错,加油”,尽管比赛还没有开始,其实我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SW是我年初以来看到各种赛事中,最期待的一个。这个不是任何的情绪和冲动,说实话这么些年来看到的比赛很多了,渐渐有了麻木的感觉,但是从赛前的宣传,炒作,期待度的拿捏,是开年以来相对比较好的。甚至我让我一些同事把SW当一个经典的案例去同步关注和了解。现在看来,SW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例如新闻的内容、力度和频率;星际2的首次线下正式比赛;魔兽退役选手的邀请;电竞宝贝的包装;庞大解说阵容的噱头;明星选手的包装(我个人特别喜欢唱歌那个环节);韩式的素描风格片头等等。在把这些优势记录的同时,我想说我们还可以吸取一些经验,精益求精,其实,不谈大环境的影响,不谈政府的支持力度,其实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场馆的人气,这是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想在这方面,首先是门票的问题,比赛前,我和我一个同事(球迷)聊到这个问题,我说门票要钱,大概是30多一天这样,结果他说:这么贵!过了5秒钟,他说,好像是不贵,我去看意大利超级杯肯花1000块钱买门票。。。我回答了他一句,电竞的用户和网游的用户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这是一个很矛盾的地方,我们一方面想让大家知道,做电竞比赛和做别的演唱会和球赛一样,是需要成本的,这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一个产业。而另一方面,却希望人气火爆来得到上级部门和赞助商乃至其他用户的认可。我在这方面的建议是,改变这种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把赛事品牌顺利的延续下去才是根本……。
其次,我在PGL的时候,第三赛季(就是th000夺冠的那次)只进过一天的长沙体育馆,火爆场面的视频和照片,到现在都被很多人流传和延用,在这个方面收到了很多好评。到了第4赛季,我们把整个比赛全部搬到了成都线下的体育馆中,结果人数却相反寥寥无几,可以说现场完全没有达到预期。之后我想了很久这个教训。这个和看球赛其实差不多,观众是有审美疲劳时间的,要我在体育馆里看比赛5个小时以上,估计我自己都受不了吧……。场次多,节目量多是好事,但要避免线下场馆的疲劳战术,当然现在的经济条件,要把比赛时长拉开到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也不是太现实,我们可以把大部分的场次放在线上,或者低成本的演播厅,这样做线上转播得预热,把人气关注度调升到顶点,到最后,在场馆中做1-2天,每天3小时左右的最终决赛(半决赛),用足力道,才能一炮打响,取得场面的胜利。而这样包装出来的明星,说白了,才更有大腕的份儿=。=
比赛的赛制方面,我觉得以国家/洲为单位进行角逐很不错,可以让观众的自豪感和偏袒度。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重要的关键场次的决赛概念还是不能被淡化的。单淘永远是最紧张刺激,最精彩同时也是最残酷的赛制,但是恰恰是这种特色,往往最适合用在最终总决赛上。之前的kof,小组循环,或者说双败各有各的优劣势(kof看团队,小组循环看综合实力,双败在实力上相对公正等等),可以起铺垫和选拔真正实力强的选手,但是完成了这一个包装的环节之后,我们需要一个结果,让观众屏气看比赛的氛围,往往能达到这种效果的,还是单淘。至于他是代表某洲,国家,或者战队,我们可以在比赛中融入这样的元素。
转播方面,请了几乎上海所有知名的主持和解说,这个做的非常牛。但是我觉得,一些细节方面,主持人的服装(neotv那2个这方面相对职业),解说台的LOGO显示,连显示器后面也没有贴一个纸,我在直播中主持人那个画面没有找到技嘉或者别的一些赞助商的东西...可能要求过高了,但是我们也只能在有限的可以做的事情中,提高对自己要求了吧。
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做过比赛的人都知道,这其中有方方面面想象不到的麻烦和艰辛,一切都不可能照理想化的进程发展,SW这次的结果其实还是算成功,我只是站在一个观众的立场,从市场的角度给了一些建议,也是给了我自己一些建议,毕竟比赛还是要做的,电竞还是要执着下去的。望SW越办越好,来年再创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