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时间和金钱的双重压力,本来打算看首映的我一直把《赤壁》耽搁了下来,今天终于在杨家坪的中影结束了我的期盼。如果赤壁是我从小就拥有的一个梦,那么吴大导演至少帮我实现了一半,毕竟下集我还没能够目睹。
崇尚暴力美学的吴宇森号称香港黑帮片“教父”,他的影片能够在血腥和枪火中长出江湖道义的枝桠,白鸽,风衣,教堂和莱福都成了他电影永固的经典形象。此次以在中国被嚼烂了的历史题材—赤壁之战为背景,他无法再在鲜血中诠释兄弟情深,换之的是动乱年代的斗智斗勇。当风衣换成了铠甲,教堂变成了战船,莱福退化成了刀枪,白鸽仍旧是白鸽,他和他的队伍要如何编写这部史诗?
青山绿水白云傲,黄甲红鼓紫戈矛。色彩是灵魂,构图是基石。影片让我想起了《最后的武士》《硫磺岛的家书》,色彩同样的稳定和谐又不乏激情,战争的理性和感性的冲突能够在一种饱和的灰度下被点缀出来,甚至在给我们视觉美感的时候又额外赠送了嗅觉和听觉,让我们闻到铠甲的锈味,听到空气的杀气。最近几年的中国大片在画面处理上确实非常的优秀,比如《无极》《英雄》的红色唯美暖调,《投名状》《集结号》的动感剪辑,而《赤壁》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构图上果断地采取了战争广镜拍摄,人物场景大部分特写,前者为了体现真实性,后者体现人物心理的细腻。可惜人物心理上没有拿捏得非常到位,这或许是大部分战争片的诟病所在吧。《赤壁》给我一个很直观的感受:重人更重景。大家可以注意到在历史上风流的公谨还是帅气的子龙,都没有得到非常夺目的打扮,装饰的重点放在了尘土马匹盾牌山水上面;当人物进行单挑时特写总是瞬间掠过然后转换成一个拉远的空间。我想这就是吴导自己对影片的把握吧,他要的是整体效果而不是个人突出。三国本来就是一个多元的战争年代,整体的气势往往比个人主义更来效果。
人物方面观众都褒贬不一。有人说关张太脸谱化,有人说刘备就是个村大队队长,有人说周瑜过于忧郁,有人说孔明有些滑头。以上抱怨总总我想是源于人们对三国人物的太过熟悉,以至于熟悉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具体的形象,这无可厚非。导演心中也有他的理解,我们也可以表示尊重。我表态我是比较满意这次的角色扮演,尤其是孙权和赵云的发挥。建安十三年孙权不过20多岁,却肩负江东兴衰的使命,面对父兄的灵牌他的抉择必须是正确的不容半点差池。当他心中十分苟同诸葛的说法时又不得不倾听文官们的疾呼;作为一个拥有理想的热血青年正准备大展宏图又不得不小心翼翼痛苦地掩藏起来。韬光养晦,四个字实在是把孙权给剥光了。张震戏份不少但却不重要,难忘的就是那个抽剑眼神。胡军演子龙比较合适就是稍微狠了点,不象我们想象中白面帅哥的样子。但是赵云本来就是虎背熊腰,不狠哪来的一身是胆?动作安排上枪挑、刺、扫非常的到位,一听胡军声音就知道他非常的忠心,阿斗不他救谁救?
吴导还注意人物的刻画,比如小乔。我开始担心一个台湾模特能诠释好一个中国的绝代佳人吗?事实证明她力不从心,幸好影片尽量掩饰了她的不足,摄影特别安排她的镜头大部分是侧面和半侧面,姿势大部分是坐姿,目的就是要塑造一个宁静柔美的女人。我看日本《天与地》当中上彬谦信野外遇到的那个公主也有同样的感觉,侧面长发,净化男人的战斗心灵。曹操夺江东为的是小乔这一理由是表象,战争年代难得的善良与美也许是导演想传递给我们的。
失败的例子当然也有,我不喜欢的就是关二哥。二哥实在是有点让我失望,横刀立马的那种气魄完全没有出来,尤其是开口讲话的时候就象是听物理老师讲解原子核的感觉,为什么不安排他做一些斜向上四十五度的藐视动作呢?哪怕是捋捋胡子做做愠怒状也好啊。
论历史必提三国,评三国必重赤壁。赤壁是经典的战争也是三国的转折点,那么对于这样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被熟知的剧情该如何表现?吴导对庞大的剧情结构显然是深思熟虑了很久,这也是有上下集之分的原因所在。对白永远是大投资影片的一个病根。有许多观众评价赤壁场面不错可惜对白不够经典,没有突出那个年代的风格。那我要反问一句,如果是真正的史一样的影片,里面都是专业的术语用的都是汉隶,娱乐性必然大打折扣,观众能接受吗?10多年前的《三国演义》又有几个人是看到精髓了的?我们知道观众的口味是比较独特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以女性为主喜欢看明星和娱乐效果,一种以男性三国爱好这为主喜欢看符合他们心中所想的内容,这样一来又要大场面又要实在的对白就显得十分捉襟见肘了。无论所谓诸葛和周瑜的对话有多雷,无论张飞是否象头公牛,无论孙尚香是否是燕子的化身,对于史诗影片来说只是瑕不掩玉,更何况我还不认为它是瑕,充其量是导演对影片节奏和气氛的一个把握而已。
有上集作为基础我想下集会更加精彩,我们期待周瑜如何施展反间计和苦肉计,庞统如何说服曹操使用连环,孔明怎么借东风,曹操如何败走华容吧。我在影院里听到一个小孩在问她妈妈:曹操最后拿下赤壁没得?她妈妈回答:我也不晓得,看下集撒。我忽然觉得国人传统知识是要普及下了,如何普及恐怕还得依靠历史娱乐化了,笑~